双智云平台创始人,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华环保联合会综合技术专家组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管家精讲班高级讲师,土壤导则编制参与人,毛驴说原创。
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1.1%,增加了4.1亿吨,达到创纪录的374亿吨。这与2022年4.9亿吨的增长(1.3%)相比。煤炭排放占2023年增长的65%以上。 由于干旱导致全球水电发电短缺,使排放量增加了约1.7亿吨。如果没有这种影响,全球电力部门的排放量将在2023年下降。 2019年至2023年,能源相关排放总量增加了约9亿吨。
如果没有自2019年以来五项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推广——太阳能光伏、风能、核能、热泵和电动汽车——排放增长将是现在的三倍。 由于清洁能源的不断推广,排放量出现了结构性放缓。到2023年的十年间,全球排放量每年增长略高于0.5%,是自大萧条以来最慢的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但排放量下降了4.5%,创下了非衰退时期的历史新低。2023年排放量下降了5.2亿吨,现在已经回到50年前的水平。受七国集团演变驱动,发达经济体的煤炭需求回到了约1900年的水平。
2023年发达经济体排放量的下降是由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强劲推广、美国煤炭向天然气转换,以及一些国家工业生产疲软和天气较暖。 中国的排放量在2023年增长了约5.6亿吨,是全球最大的增长,延续了中国在疫情后期的排放密集型经济增长。然而,中国继续主导全球清洁能源增加。周期性效应,尤其是历史上糟糕的水电年份,约占2023年排放增长的三分之一。中国的人均排放量现在比发达经济体高出15%。 在印度,强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使排放量增加了约1.9亿吨。但弱季风增加了对电力的需求,减少了水电生产,导致2023年总排放增长的四分之一左右。印度的人均排放量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以下为基于AI总结文档主要内容:
该文档总结了2023年的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情况以及能源领域、工业生产和运输等关键部门的相关数据和趋势。以下是主要内容摘要:
全球CO2排放概况:
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相较于上年增长了约1.1%,增加了约410百万吨。
这一增长幅度低于同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3%),延续了近年来CO2排放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趋势。
自2019年以来,全球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排放累计增长了约0.5%每年。
煤炭主导排放增长:
行业与地区差异:
气候因素与能源供应:
2023年的温和天气降低了建筑物能耗,导致建筑部门的CO2排放有所减少。
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因产出变动和技术改进,工业部门的排放虽有小幅上升,但得益于更高的效率和燃料替代策略,抑制了增长速度。
政策与市场动态:
国际航班的迅速复苏导致航空燃油消耗激增,推动了约140百万吨额外的CO2排放。
中国放宽了防疫封锁措施,导致公路客运和货运需求大幅回升,这对汽油消耗产生了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2023年的全球CO2排放形势呈现出清洁能源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受到新兴市场经济体和某些行业反弹性排放增长的挑战。尽管如此,先进经济体在低碳转型方面的努力显示出积极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