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碳价调查-美国环保协会

  • 发布时间:2023-07-15
  • 实施时间:2023-07-15
  • 601
  • 4
  • 0
  • 0
点赞 收藏
分享
伟大的小毛驴

双智云平台创始人,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华环保联合会综合技术专家组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管家精讲班高级讲师,土壤导则编制参与人,毛驴说原创。

知识要点
  • 发文部门 美国环保协会
  • 发文文号
  • 适用行业 通用
知识库 / 应对气候变化 / 碳交易
听文章 暂停播放 继续听文章

2023年7月16日将是中国电力行业正式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对其温室气体产生的排放进行管控后上线交易的两周年。这一日期象征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在地区试点探索、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配额分配规则调整后的又一里程碑。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碳价调查一直在追踪市场参与者和专家的看法和期望(《中国碳价调查报告2021》:2025年碳价预期87元/吨,市场期待强化信息披露)。我们发现,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碳排放成本纳入日常商业决策考之中。

《2022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于2023年7月14日在京发布。该调查于2022年年末展开,共收集了465名利益相关方对中国碳市场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预期,旨在为碳市场的相关决策部门和市场参与方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有84%的受访者来自控排企业。其中,发电行业占比最高(38%),其次是建筑材料(21%)、钢铁(13%)、化工(5%)、有色金属(3%)和石化(3%)行业。此外还有4%的受访者来自碳市场相关服务供应商,3%的受访者来自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从地理分布看,有32%的受访者来自于试点碳市场所在省份(直辖市)。而在参与碳市场经验方面,49%的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已经被纳入地方或全国碳市场。

该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

碳排放权交易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将逐渐扩大。

受访者预计,至2030年,碳价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将会显著增加。在该问题的回答中,约五分之四的受访者预计,到2025年其所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至少会受到中等程度的影响。回答该问题的受访者中仅有6%预计,即使到2025年其所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不会受到影响。


哪些行业预期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相较其他行业,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准备得明显更为充分。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乐观地认为上述两个行业最早将在2023年准备好纳入全国碳市场,而对这两个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时间的加权平均预期为2024年。对其他重点排放行业纳入时间的平均预期则是在2025年前。


调查预计中国碳价将稳步上涨。

《中国碳价调查报告连续十年对市场参与者的碳价预期进行了调查

受访者预计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将会稳步上涨。2022年的全国碳市场平均碳价预期为59元/吨,到2025年,预期碳价升至87元/吨,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130元/吨。虽然未来实际价格走向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自去年开展调查以来,对同一年份的预期价格范围有所缩小。20-80百分位区间价格从2022年的49-60元/吨增长至2030年的58-180元/吨。虽然对到2030年的价格预期要略低于去年调查的结果,但其依然大大高于此前碳价调查中对到2020年的预期。对未来碳价的预期可能会受到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高于预期的起始价格的影响。到本世纪中期的预期价格远低于欧盟2023年1月的平均价格水平(约83欧元或约600元人民币)。

地方碳市场目前的价格区间以及对全国体系的价格预估。

预期范围的缩小可能说明,通过参与实际交易与履约,市场参与者对碳市场调节机制的理解在日益加深。对于这个问题,新疆一家化工企业的受访者给出了他们的解释:“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碳市场的发展,碳价将会上涨。”

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或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

 85%的受访者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前或不晚于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只有13%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的排放将在2025年或更早达峰,较两年前(2020年)调查中的36%有所下降。

CCER是最受欢迎的碳抵消信用型。

 自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中国企业对碳抵消信用的需求一直处于激增状态。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履约市场)所覆盖的企业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来满足其履约义务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许多目前未被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覆盖的大型企业也正在逐步自愿提出自身的碳中和承诺,这其中就包括通过使用可由各种认证系统核证的碳抵消信用等抵消其自身无法减排的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已经购买碳抵消信用的企业中,CCER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碳抵消信用型。

 2013年,国内首个碳交易市场在深圳启动。首期《中国碳价调查报告》也于当年发布,相关工作延续至今已有9年时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致力于真实反映市场参与者对于碳市场的预期。我们希望此次报告结果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效参考。EDF将持续关注相关进展,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调查-美国环保协会_Page_14.jpg"/>


附件信息(0积分)

2022中国碳价调查-美国环保协会.pdf

4M

评论
发表评论